百科名片
鈾(Uranium)的原子序數為92的元素,其元素符號是U,是自然界中能夠找到的最重元素。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同位素,均帶有放射性,擁有非常長的半衰期(數億年~數十億年)。此外還有12種人工同位素(鈾-226~鈾-240)。鈾在1789年由馬丁·海因里希·克拉普羅特(Martin Heinrich Klaproth)發(fā)現。鈾化合物早期用于瓷器的著色,在核裂變現象被發(fā)現后用作為核燃料。
元素簡介
鈾(普通話拼音:yóu ;;英語拼寫: 金屬鈾Uranium),得名于天王星的名字“Uranus”。
致密而有延展性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。鈾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有超導性,有延展性。鈾的化學性質活潑,能和所有的非金屬作用,能與多種金屬形成合金??諝庵幸籽趸?,生成一層發(fā)暗的氧化膜,能與酸作用,與U-234、U-235、U-238混合體存在于鈾礦中。少量存在于獨居石等稀土礦石中。鈾最初只用做玻璃著色或陶瓷釉料,1938年發(fā)現鈾核裂變后,開始成為主要的核原料。
外圍電子層排布:5f3 6d1 7s2。
物理性質
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MB族元素,錒系元素之一,是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,元素符號U,原子序數92,原子量238.0289。在整個元素序列中,大約到鐵的位置以后,每個原子核都有分裂的趨勢,只是由于閘門阻止著才未分裂。在自然界發(fā)現的最后一個元素鈾,有最弱的閘門,1936年由哈恩和他的同事斯特拉斯曼在實驗中第一次打破的,就是這個元素。
鈾原子有92個質子和92個電子,其中6個是價電子。鈾是銀白色金屬,熔點1132.5`C,沸點3745℃,密度18.95g/c砰,電阻率30.8X10-8n"m,抗拉強度450MPa,屈服強度207MPa,彈性模數172GPa。鈾的熱中子吸收截面為7.60b,鈾有15種同位素,其原子量從227-240。所有鈾同位素皆不穩(wěn)定,具有微弱放射性。鈾的天然同位素組成為:238u(自然豐度99.275%,原子量238.0508,半衰期4.51X109a),235U(自然豐度0.720%,原子量235.0439,半衰期7.00X108a),234U(自然豐度0.005%,原子量234.0409,半衰期2.47X105a)。其中235u是惟一天然可裂變核素,受熱中子轟擊時吸收一個中子后發(fā)生裂變,放出總能量為195MeV,同時放2~3個中子,引發(fā)鏈式核裂變;238U是制取核燃料钚的原料。
化學性質
鈾的外電子層構型為[Rn]5f36dl7s2,有+3,+4,+5,+6四種價態(tài),其中+4和+6價化合物穩(wěn)定。鈾的化學性質活潑,能和所有的非金屬作用(惰性氣體除外),能與多種金屬形成合金??諝庵幸籽趸?,生成一層發(fā)暗的氧化膜,高度粉碎的鈾空氣中極易自燃,塊狀鈾在空氣中易氧化失去金屬光澤,在空氣中加熱即燃燒,鈾能與所有非金屬反應,250℃下和硫反應,400℃下和氮反應生成氮化物,1250℃下和碳反應生成碳化物,250-300℃下和氫反應生成UH3,UH3在真空350-400℃下分解,放出氫氣。
鈾與鹵素反應生成鹵化物,鈾能與汞、錫、銅、鉛、鋁、鉍、鐵、鎳、錳、鈷、鋅、鈹作用生成金屬間化合物,金屬鈾緩慢溶于硫酸和磷酸,有氧化劑存在時會加速溶解,鈾易溶于硝酸,鈾對堿性溶液呈惰性,但有氧化劑存在時,能使鈾溶解,鈾及其化合物均有較大的毒性,空氣中可溶性鈾化合物的允許濃度為0.05mg/m3,不溶性鈾化合物允許濃度為0.25mg/m3,人體對天然鈾的放射性允許劑量,可溶性鈾化合物為7400Bq,不溶性鈾化合物為333Bq。
發(fā)現過程
1789年,由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(M.H.Klaproth)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,就用1781年新發(fā)現的一個行星——天王星命名它為uranium,元素符號定為U。1841年,佩利戈特(E.M.Peligot)指出,克拉普羅特分離出的“鈾”,實際上是二氧化鈾。他用鉀還原四氯化鈾,成功地獲得了金屬鈾。1896年有人發(fā)現了鈾的放射性衰變。1939年,哈恩(O.Hahn)和斯特拉斯曼(F.Strassmann)發(fā)現了鈾的核裂變現象。自此以后,鈾便變得身價百倍。
分布范圍
鈾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稀有金屬,盡管鈾在地殼中的含量很高,比汞、鉍、銀要多得多,但由于提取鈾的難度較大,所以它注定了要比汞這些元素發(fā)現的晚得多。盡管鈾在地殼中分布廣泛,但是只有瀝青鈾礦和鉀釩鈾礦兩種常見的礦床。
地殼中鈾的平均含量約為百萬分之2.5,即平均每噸地殼物質中約含2.5克鈾,這比鎢、汞、金、銀等元素的含量還高。鈾在各種巖石中的含量很不均勻。例如在花崗巖中的含量就要高些,平均每噸含3.5克鈾。在地殼的第一層(距地表 20 km)內含鈾近 1.3×10^14 噸。依此推算,一立方公里的花崗巖就會含有約一萬噸鈾。海水中鈾的濃度相當低,每噸海水平均只含3.3毫克鈾,但由于海水總量極大(海水中總含鈾量可達 4.5×10^9 噸),且從水中提取有其方便之處,所以目前不少國家,特別是那些缺少鈾礦資源的國家,正在探索海水提鈾的方法。
由于鈾的化學性質很活潑,所以自然界不存在游離的金屬鈾,它總是以化合狀態(tài)存在著。已知的鈾礦物有一百七十多種,但具有工業(yè)開采價值的鈾礦只有二、三十種,其中最重要的有瀝青鈾礦(主要成分為八氧化三鈾))、品質鈾礦(二氧化鈾)、鈾石和鈾黑等。很多的鈾礦物都呈黃色、綠色或黃綠色。有些鈾礦物在紫外線下能發(fā)出強烈的熒光。正是鈾礦物(鈾化合物)這種發(fā)熒光的特性,才導致了放射性現象的發(fā)現。
雖然鈾元素的分布相當廣,但鈾礦床的分布卻很有限。鈾資源主要分布在美國、加拿大、南非、西南非、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(qū)。據估計,已探明的工業(yè)儲量到1972年已超過一百萬噸。中國鈾礦資源也十分豐富。
鈾及其一系列衰變子體的放射性是存在鈾的最好標志。人的肉眼雖然看不見放射性,但是借助于專門的儀器卻可以方便地把它探測出來。因此,鈾礦資源的普查和勘探幾乎都利用了鈾具有放射性這一特點:若發(fā)現某個地區(qū)巖石、土壤、水、甚至植物內放射性特別強,就說明那個地區(qū)可能有鈾礦存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