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(xiàng) 目
|
生物質(zhì)木屑指標(biāo)
|
熱值
|
>4000Kcal/kg
|
密度
|
>1.1t/立方米
|
外觀
|
呈淡黃色圓柱型6mm
|
灰分
|
<=1.1%
|
水分
|
<=8%
|
燃燒率
|
>=95%
|
熱效率
|
>=81%
|
排煙黑度(林格曼級)
|
<1
|
排塵濃度
|
<=80mg/立方米
|
項(xiàng) 目
生物質(zhì)秸稈指標(biāo)
熱值
>4000Kcal/kg
密度
>1.1t/立方米
外觀
呈淡棕色圓柱型6mm
灰分
<=4%
水分
<=13%
燃燒率
>=95%
熱效率
>=81%
排煙黑度(林格曼級)
<1
排塵濃度
<=80mg/立方米
項(xiàng) 目
|
生物質(zhì)稻殼指標(biāo)
|
熱值
|
>4000Kcal/kg
|
密度
|
>1.1t/立方米
|
外觀
|
呈淡黃色圓柱型6mm
|
灰分
|
<=7%
|
水分
|
<=12%
|
燃燒率
|
>=95%
|
熱效率
|
>=81%
|
排煙黑度(林格曼級)
|
<1
|
排塵濃度
|
<=80mg/立方米
|
根據(jù)外形尺寸,致密生物質(zhì)顆粒可分成顆粒與壓塊兩類。顆粒是指壓縮而成的圓柱狀生物質(zhì)小段,其最大直徑一般是25mm。壓塊可以是圓柱形的,也可以是方形的或者其他形狀的,其直徑應(yīng)大于25mm,長度不能超過直徑的5倍。
根據(jù)瑞典的標(biāo)準(zhǔn),生物質(zhì)顆粒被分成3級,其中第1級最好。
燃料顆粒分級
|
性質(zhì)
|
檢測方法
|
單位
|
第1級
|
第2級
|
第3級
|
外形尺寸:直徑、長度(在生產(chǎn)廠家的倉庫里)
|
對燃料顆粒至少進(jìn)行10次隨機(jī)取樣
|
mm
|
長度分布在直徑的4倍以下
|
長度分布在直徑的5倍以下
|
長度分布在直徑5倍以下
|
容積密度
|
SS18 71 78
|
Kg/m3
|
≥600
|
≥500
|
≥500
|
耐久度
|
SS18 71 80
|
粉末的重量<3mm的為粉末,%
|
≤0.8
|
≤1.5
|
≤1.5
|
凈熱值(交貨時(shí))
|
SS-ISO1928
|
MJ/Kg
|
≥16.9
|
≥16.9
|
≥15.1
|
|
|
Kwh/Kg
|
≥4.7
|
≥4.7
|
≥4.2
|
灰分
|
SS18 71 71
|
重量/重量,%
|
≤0.7
|
≤1.5
|
>1.5
|
水分總含量(交貨時(shí))
|
SS18 71 70
|
重量/重量,%
|
≤10
|
≤10
|
≤12
|
硫含量
|
SS18 71 77
|
重量/重量,%
|
≤0.08
|
≤0.08
|
≤待定
|
粘結(jié)劑含量
|
|
重量/重量,%
|
成分與含量待定
|
氯化物含量
|
SS18 71 85
|
重量/重量,%
|
≤0.03
|
≤0.03
|
待定
|
灰分分解溫度
|
SS187165/ISO540
|
℃
|
分解溫度待定
|
燃料壓塊分級
|
性質(zhì)
|
檢測方法
|
單位
|
第1級
|
第2級
|
第3級
|
外形尺寸:直徑、長度(在生產(chǎn)廠家的倉庫里)
|
對燃料顆粒至少進(jìn)行10次隨機(jī)取樣
|
mm
|
上限待定,最小25mm
|
長度分布在直徑的5倍以下
|
長度分布在直徑5倍以下
|
外形尺寸:長度(在生產(chǎn)廠家的倉庫里)
|
大于直徑的一半,但是不能超過300m
|
最小10mm,最大100mm
|
|
容積密度
|
SS18 71 78
|
Kg/m3
|
≥550
|
≥450
|
≥450
|
耐久度
|
SS18 71 80
|
粉末的重量<3mm的為粉末,%
|
≤8
|
≤10
|
≤10
|
凈熱值(交貨時(shí))
|
SS-ISO1928
|
MJ/Kg
|
≥16.2
|
≥16.2
|
待定
|
|
|
Kwh/Kg
|
≥4.5
|
≥4.5
|
待定
|
灰分
|
SS18 71 71
|
重量/重量,%
|
≤1.5
|
≤1.5
|
待定
|
水分總含量(交貨時(shí))
|
SS18 71 70
|
重量/重量,%
|
≤12
|
≤12
|
≤15
|
硫含量
|
SS18 71 77
|
重量/重量,%
|
≤0.08
|
≤0.08
|
待定
|
粘結(jié)劑含量
|
|
重量/重量,%
|
成分與含量待定
|
氯化物含量
|
SS18 71 85
|
重量/重量,%
|
≤0.03
|
≤0.03
|
待定
|
灰分分解溫度
|
SS187165/ISO540
|
℃
|
分解溫度待定
|
|